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人才培养方针,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善于自主学习、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为专业依托、获得专业基本训练并在机械工程实践、控制技术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的高素质科学和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在航空动力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可直接满足国家对航空发动机研发人才的战略需求。
协同创新中心交换生以飞行器动力工程大类进行培养,实施2+2培养模式,在低年级阶段(前两年)在原所属高效进行培养,强调宽基础的通识培养,着重强化数理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高年级阶段(后两年)可以在中心下属各高校间进行交换,以扎实的专业教育为主,强调实验实践和科技创作,积极培养科学和工程能力,提升学生创新素质。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是:应具有掌握飞行器动力原理、结构设计、控制系统原理及设计、专业实验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
除专业基本要求外,中心按“学术精英”和“杰出工程师”两类创新人才培养要求设立实验班,培养要求如下:
(1)学术精英班:要求4年中至少一年以上在国际一流大学航空院系完成基础教育或专业教育,所修课程学分、成绩计入本人培养计划。
(1)卓越工程师班:要求专业教育期间至少半年以上在中航工业研究院所、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企业学习阶段的课程和实践学分、成绩计入本人培养计划。
本科四年弹性学制:实行完全学分制。
本硕博连读制:在本科前三年培养基础上,中心选拔大部分优秀交换学生进入本硕博连读培养计划,进一步深入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参与和承担协同创新中心科学研究任务,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为国家重大专项服务的高端人才为主要目标。
航空发动机是我国国家战略产业,广泛涉及系统科学、气动力学、结构与振动力学、燃烧学、传热学、材料与工艺学、先进制造、自动控制、精密测试技术、数值仿真技术等众多学科,是典型的“空天信”多学科高度融合、多部件综合集成的复杂系统,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公认为是一个国家最高工业水平的综合体现。
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将直接带动机械、能源、电子、控制、材料、工艺、计算机等许多相关学科和经济产业的发展。
协同创新中心交换生培养计划实行个性化定制,学生根据导师指导和个人兴趣爱好,定制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工程基础、学科基础、专业课程、实践等模块内的不同课程,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
协同创新中心交换生培养计划的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课程结构如下表: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
|
|
公共基础类课程
|
学科与专业基础课程
|
专业
课程
|
实践类
课程
|
自然
科学类
|
人文社会科学类
|
化学、
数学、物理
|
史哲、体育、军事理论
思政课、科技发展史、经典阅读
|
专业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
|
专业选修课
专业方向课
|
科技实践项目、社会实践、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
学分小计
|
30
|
30
|
30
|
20
|
30
|
总学分:140
|
协同创新中心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开设的实践类课程有:工程认识、机械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程技术训练、科技创新创新训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热工综合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
其中,交换学生必须完成以下实践环节的培养:
①航空发动机专业实验实践
该实践环节所依托的教学平台是“国家航空航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对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原有教学实验进行整合优化,依托强势科研背景,以航空发动机为对象和主线,模拟航空发动机研制从预研、设计、加工、装配到试车研制全过程,形成了 “流程式”的航空发动机专业实验实践体系,该体系包含预研实验、设计加工、航发拆装和航发试车四大模块。
在学习期间,交换学生可对该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学习,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
②热工综合实验实践
该实践环节依托于“北京市热工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热工综合实验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和拓展,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点-线-面实验教学体系,划分为基础型,研究型和创新型三大模块。基础型实验定位于深化理论知识和训练基本的热工学研究方法;研究型实验定位于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形成具有系统开展热工学研究的能力;创新型实验定位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利用所拥有的能力去开展与本领域热点问题相关的创新性实验研究。
③零起点全程式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
为了实现两类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协同创新中心还设置了全员参与的“零起点”项目孕育、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为平台的项目发展、以冯如杯和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为牵引的项目成果等三个科技创新训练环节,并按金字塔结构、一年级到四年级全程铺设。该训练环节是学生课外科技实践的组成部分,使大学生在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学习期间就能够提出以兴趣为主导,以航空动力为特色的小型研究课题,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