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能看到“庑殿顶”结构的房子应该不多了,这些老房子都是经过岁月洗礼的。所谓的“庑殿顶”不同于一般房屋的硬山顶或者悬山顶,它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构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脊”。
这些垂脊上经常安排一些“神兽”来装饰房顶,就是所谓的“五脊六兽”。而在正脊与垂脊交界的位置,往往设置一个相对较大的“神兽”——螭吻,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名字,也不知道它背后为何插着一把剑,今天大乡就为大家讲述这螭吻背后的故事。
螭吻又称鸱吻,相传是龙的第九子,龙头鱼尾,据说能吞万物,喷浪降雨。所以人们将它放到房顶上以辟火,例如北宋《青箱杂记》说到“海为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最初的螭吻,仅张开大嘴,呈吞屋脊状,背后不曾有剑插身。
展开全文
到了晚唐时期,人们为了固定螭吻,在其背后插有抢铁、拒鹊,用以固定、防鸟。到了明清时期,不断演绎成一把剑,并将背后的故事附会成了许逊的杰作。
许逊是东晋著名道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的就是他的传奇故事。他还有一个故事就是“铁柱镇蛟”,相传江西常发大水,是一蛟龙作祟,后来许逊用他的万仞剑将其斩杀,并钉在了铁柱上。
许逊鸡犬升天以后,万仞剑并没有带到天上,而是从天而降,将螭吻牢牢地钉在了房顶上,以保人们居宅安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